问答
问答首页>心理健康>您好!我是一个快四十岁的男士,在我二十多
[已解决]
未知| 心理健康 3浏览次数 个回复 2022-01-11 19:50:02
您好!我是一个快四十岁的男士,在我二十多

您好!我是一个快四十岁的男士,在我二十多岁时有过同性生活,可现在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两个儿子,婚后一切都很正常,只是看到帅哥会有心动的感觉,直到这两年觉得自己更偏向同性,虽然和老婆感情甚好,但失去了对性生活欲望。有时觉得自己是个不正常的人很是苦恼。希望老师能帮助我走出来。

被采纳
未知 2022-01-11 19:53:07

先生您好,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自己的“不正常”的,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不正常,世界很大,人的性取向也不同,性取向的分类有: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你认为同性恋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相冲突,不过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反对同性恋本身,同性恋与婚育没有矛盾。《诗经》中有不少诗歌是歌颂同性恋的,更有意思的是《郑风·女曰鸡鸣》这一篇,歌颂一个贤女劝夫勤劳并交良友,不过他丈夫的这个良友么,很有点同性恋的味道,不过显然这位贤女一点也不介意,甚至代夫殷勤致意:"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知你对他勤眷恋,我解佩玉表奉献。知你对他很体贴,我解佩玉表慰问。知你对他很爱好,我解佩玉以报答。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既然同性恋入诗,可见在他的眼中,同性恋算得上是很纯正的感情了。这倒不是他开通,而是在当时,同性恋并不被视为变态。《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鲁昭公之子公叔务人有一个宠爱的娈童(嬖僮),叫做汪锜。当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公叔务人和汪锜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拼杀,一同战死,一同停殡。鲁国人因汪锜年幼,就打算以殇礼葬之,礼仪上来说自然比成年人的葬礼低一些。孔子当时掌礼仪司法、施教化,他发表意见:"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意思是说:汪锜能拿着武器因保卫国家而战死,没什么成年不成年(葬礼)的区分,可见当时人是将同性恋视为常态的感情。虽然是这么说,但我还是希望这不要给你的家庭生活带来什么不必要的困扰,在你的问题中,表现出了你很喜欢你的家庭,所以希望你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

其他答案
未知 2022-01-11

你好,你的问题的确有些棘手,你的痛苦是源于自己的生理性需求和伦理道德观的冲突,你很希望自己获得同性性行为带给你的幸福和快乐,而另一方面你又渴望自己在传统的伦理家庭里认同感。换句话说你希望维持住自己的婚姻,对吗?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自己是“不正常”因为站在人性的角度出发,你的内在需求非常正常,只是你不能接受家庭妻子传统的伦理道德带给你的评价吧!

未知 2022-01-11

我性取向也有问题,我喜欢一个女生我们在一起两年多了,现在她和我都面对以后的人生问题,所以我们分开了,她需要结婚,我还在纠结,我也怕结婚了辜负那个他,因为我怕不是因为爱才和他在一起只是为了顺应这个社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