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应正确涂抹防晒霜

  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到处一派春暖花开的景象。人们都走进大自然想享受一下明媚的春光,但许多踏青归来的市民却出现皮肤红肿的过敏现象……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曹元华教授告诉记者,自开春以来,他们已经接诊了不少光过敏患者,“三四月份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季节,现在阳光还比较弱,大部分光过敏患者都是到了七八月份才开始注意保护皮肤,其实皮肤防护应从春季做起。”光过敏患者的症状多数表现为面部出现红斑疹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外观红肿,患者有瘙痒和紧绷感,严重时有灼痛感。多发部位为面部、颈部、胸前V形区。

  曹元华教授介绍说,光过敏患者首先应该尽可能做好皮肤的物理防护工作,“比如外出时戴上宽边遮阳帽、戴墨镜,或用太阳伞遮挡阳光,并应穿浅色长袖衣衫”。光过敏患者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日光最强烈的时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量。虽说“春光无限好”,但光过敏群体最好不要着急在户外“曝光”,应循序渐进地增加光照量,以逐步提高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谨防突然长时间强烈日光暴晒使皮肤受伤。正确涂抹防晒霜除了物理防护,光过敏患者还需做的就是化学防护。“化学防护就是涂抹防晒霜,但涂抹防晒霜也是有讲究的”,曹教授告诉记者,“一般大家挑选防晒霜的时候都会看SPF值,SPF是防中波的指数,但在国际上防晒是长波、中波一起防。中波只会伤及皮肤的浅表,会把皮肤晒红,而长波对人体的危害更严重,会使皮肤老化。所以挑选防晒霜的时候除了看SPF,还要看防长波指数,这个指数用PA+来表示”。光过敏患者可以到医院做测试,看到底是对中波还是长波过敏,根据测试结果来挑选防晒霜。一般来说SPF30、PA++的防晒霜就可以了,但在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会被晒红晒伤,曹教授提醒说:“这是因为平常大家疏忽了涂抹量的问题,涂抹防晒霜的时候要达到一定厚度,一般1平方厘米的皮肤上要达到2毫克才能起到防晒效果,且要在出门前半小时涂抹。如果流汗了还需要及时补涂。”除了做好外部防护,光过敏患者在饮食上也有讲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曹教授说,在医学上有一种病叫做“蔬菜日光皮炎”。一些蔬菜比如灰灰菜、菊花脑、芹菜、马兰头、苋菜、茴香等,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一种导致光敏的物质,普通人吃了没关系,但光过敏患者吃了再接触光照的话,就会很容易被晒伤。“所以光过敏患者最好选择在晚上吃这些蔬菜。”曹教授补充说。

  • 23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