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各种诊断方法分析

  肥胖就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肥胖是一种病态,故也称肥胖症。体内脂肪正常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如果总脂肪在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则为肥胖。那么肥胖有什么检测方法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标准体重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标准体重,若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各年龄段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不同区域计算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x0.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咖)-150]X0.6+48。

  2.各年龄段计算法

  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X0.9。

  婴儿(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十月龄X0.6。

  幼儿(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十月龄xO.5。

  1岁以上标准体重(kg)=年龄x2+8。

  3.简易计算法

  男性平均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平均体重(kg)=身高(cm)-100。

  (二)目测法

  判断某个体是否为肥胖时,常用的方法是目測法。该法是用眼睛目测身体外观,然后粗略估计个体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如面肥颈壅,项厚背宽,腹大腰粗,臀丰腿圆,皮肤松弛下垂,行动笨拙,动则气急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均可以判定为肥胖。目测法不需太多的技术,且简便可行,可以作为人群调查中初期筛选的方法来使用。

  (三)腰臀围比值法

  腰臀围比值(WHR)=腰围/臀围。WHR是描述脂肪分布类型的一个指标,将WHR高者称为中心型脂肪分布,WHR低者称为周围型脂肪分布。一般以两侧肋缘与髂嵴间的中点水平为腰围的测量部位,以臀部最突出处为臀围的测量部位。我国多数专家认为:腰臀围比值>0。72时可认为肥胖。国外对腰臀比值标准是:女性>0.85,男性>1.O时为异常。WHR高者多属于内脏型肥胖,并发其他病症的概率高;WHR低者多属于四肢型肥胖。

  此外,还有总体脂测量法,包括密度测定法、液体比重检查法、体内钾总量测定法、y光谱分析法、电阻抗法、中子活性法、双光子法、T和磁共振成像测量法等。

  (四)皮下脂肪厚度测量法

  皮下脂肪厚度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局部皮褶厚度来估计皮下脂肪厚度,进行判断肥胖的一种简便方法。成年人皮下脂肪约占全身的1/3,新生儿占70%~80%。随着肥胖度增加,皮下脂肪厚度与总体脂肪关系呈曲线相关。

  • 22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