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无能为力去改变,为什么我无法自控?
明明知道做了会让自己痛苦,明明给自己规定了不能做,可是到临头还是会做。比如,明明要早睡,否则第二天上班会痛苦,到当天晚上还是无法自控的到一点才睡;明明知道上班迟到不好,还是要睡到最后关头,还要煮东西吃,还要东磨蹭西磨蹭,最后就到得很晚,心里也很着急。就是这样病态的心理和做法,好像我无能为力去改变。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办?怎么才能解决?

3个回答

题主,早上好哦!看到你在描述中说到:「明明知道做了会让自己痛苦,明明给自己规定了不能做,可是到临头还是会做。」首先要告诉你哦!在心理学里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做: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每当你不停的对自己说“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脑海里就越是会出现这只粉红色的大象。所以,当我们越试图去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往往我们越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潜意识不停的做相反的事情。并且由于我们越是无法自控,就会陷入像题主你提到的:试图控制——无法控制——开始拖延——陷入自责——十分后悔——自我厌恶 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现象,不仅仅是你一个人会这样,很多人都会和你有相似的情况出现哦!因此,题主不要感觉到太过于焦虑哦!我非常明白你急切的想要改变现状的心情以及所处在这样的循环之中内心的焦虑和无措。但是想要改变和打破这个循环,改善自己的“拖延”。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自责。这种内心的冲突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自责没有任何用处,只会不停的消耗你的情绪能量。所以,让我们冷静下来,承认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太好的循环之中,尝试让自己接受现状,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如何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下面这几个方法:1.察觉到自己处在想法的冲突之中我们“想”去在行为上做一件事,但是实际却在“拖延”。这个时候的拖延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状态,我们在“拖延前”和“拖延中”的时候其实通常都很难察觉到“拖延”的存在。所以意识到自己在拖延,才是想要改变拖延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在“拖延”状态中的呢?这就需要先对自己的“拖延”的方式有一个观测和了解。当我们完成了一件被“拖延”影响的事情之后,先不要急着感受挫败情绪。来让我们一起回溯一下整件事情的发展经过:我们是从什么节点开始拖延的?是在发现自己上班迟到的那一刻开始的?还是起床睁眼看到手机的时候开始的?我们拖延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是煮了个早饭吃?还是故意要去换衣服,要去收拾碗筷?察觉是想要改变一种症状的开始。当我们先“知道”自己在拖延了,才能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试着改变它。2.学会接受自己的拖延有时候明知道要去做一件事,却拖着不去做的某一部分原因是源自于我们的恐惧。所以拖延也并不算是完全负面的一件事情,因为偶尔的拖一拖,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心理上的缓冲,能够保护我们的情绪。所以学会适度的控制拖延的时间,事实上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也无需把拖延视作为“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尝试着让自己去承认它、接纳它。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知道你现在很害怕,所以我们现在小小的来拖一会儿,拿出手机设置一个闹钟,我们一起平静的“拖延”五分钟,等我们拥有了一点点安全感,再来做接下去的事情哦!3.学会分解目标拖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最终要达成的结果要求较高、实施起来太困难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这个“庞然大物”给拆解成一小个一小的。例如今晚我要早睡,我们就可以分解为:提前去洗澡——九点半之后不再给自己安排其他事物——准时将手机关机——上床睡觉并给自己带上眼罩耳塞。当每一步骤都可视化之后,是不是就会觉得:咦?好像要做的事情没有那么困难了呢?同时,在这里不太建议题主给自己设置奖励机制。因为不拖延是我们理所应当做到的一件正常事情,当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奖励,反而会把一件“顺利成章”的事情歪曲成为一件“有奖励我才愿意干”的事情。然而奖励机制的弊端在于:奖励是额外多出来的一种福利,能得到是好事,可不得到却算不上是一种“损失”。可你因为“不拖延”该做的那些事情,并不会因为不去做而消失!所以,当我们依靠奖励机制来改善拖延并不是不可行,而是这种机制会有失效的时候,通常效果也不能够持续很久。4.开启5秒法则在纸牌游戏UNO的发明者梅尔罗宾斯的TEDTalks演讲中,她分享了“5秒法则”的定义: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倒数五个数,数完后马上开始去做,不给自己多余的时间去拖延和犹豫。我们的大脑是很聪明的,但凡你开始有了想做的念头,它就会启动各种怀疑、借口、担心和畏惧等等“反抗机制”将这本能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如果今天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某部分的任务,那么当你有了“拖延”的想法的时候,请立刻告诉自己:从这一秒开始我在心里倒数五个数,五个数之后立马做到桌前开始工作,1,2,3,4,5!好的,行动!不要给自己创造拖延的机会!先开始做了再说!无论你之前心里有多抗拒,当你逼自己坐下来开始干活的时候,过了一会儿,自然就会慢慢进入到工作状态中。5.增加仪式感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需求和行动之间并不是直接关联的,它们中间还隔了一层:“我们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拖延的原因,也和外部环境带给我们的感受有关。当我们懒散地在床上躺着感觉很舒服的时候,“感受系统”就会让我们一直躺着,躺着躺着就真的睡过去了.....所以如果我们决定要做事情了,就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做事的环境。例如:坐到书桌前开始的时候,提前倒好水,上完厕所,把手机放到自己摸不到的地方去。当你坐下来什么也干不了,而又处在了一种“做事”的环境时候,你自然就会开始做事了!这种“拖延”“力不从心”“无法自控”的状态,其实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有心理学家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当代有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所以我们也都是在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抗争,努力去战胜自己!当你有改变的想法与勇气,我们才能够开始尝试进行改变!题主已经勇敢的迈出求助的第一步了,只要你坚定信心,接下来也一定能够改善自己的状态!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哦!祝好!
题主你好,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你说你好多事情都觉得无法自控,为此感到难过自责,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说明你的心态已经走在了想要改变现状的路上了,只是需要一些正确的方法!放轻松点,我们一起寻找办法,有这么多的达人们给你分享办法,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按照去做,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下面是我的建议:1.【接纳自己,再去变好】你说你很难自控,这是常态啊,细心发现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只有少数优秀的人时间管理做的好,能自控!所以我们接纳现在的自己,这是正常现象!接下来,我们想变得不一样,那我们就去找适合的办法,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有好多的工具书,比如豆瓣微信评分高的自控当面的书,或者知乎里搜索推荐自律的书,里边的方法只要按照去做就可以实现自律!2.【掌控习惯】(早睡早起举例),你会发现早起没问题,问题是起床后没精力,还是犯困,因为晚上睡得晚!所以要早起就得早睡,但是早睡得需要过程,(循序渐进)的进行,比如以前都是晚上12点睡觉,从此以后10点睡觉,这不科学也实现不了,以前形成的生物钟不那么容易调整过来,如果做不到还会让自己有挫败感!所以,每天只要比以前提前睡5分钟就可以了,这样慢慢去适应!怎样早睡?你观察自己睡觉之前都干些啥,记录下来,找到什么影响了你早睡!比如看手机,越看越兴奋,一个视频接一个视频,本打算10点睡觉,结果到了12点!所以手机是影响早睡得关键!怎样避免手机影响?a.把手机放在客厅或者别的卧室,增加你拿到手机的困难,这样降低你对手机的依赖!b.提前10分钟躺在床上,做冥想!或者用CD机听一段轻缓音乐!就这样,早睡了,早起也就精神了!早起也是,循序渐进!希望能帮助到你!
你好每个人,都在意志不坚定的时候,感觉到力不从心和茫然,这多少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正常的现象,大可不必太过忧虑,但是过分的在意,如同契可尼效应,就会进入到另一个怪圈,无端的忧心和内耗,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眼前的事情上。注意到,题主用了“无能为力”这个词,面对坎坷,这多少起到消极的自我暗示,而人的思想不停歇总是会起到积极或者消极的暗示作用,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们的身体就自动的回应这种暗示,感觉乏力、难受、急躁等情绪。而积极的自我暗示则会让我们感觉到信心倍感十足,精神饱满,充满创造力。如果,遇到问题,我们能够积极的调动自我积极的暗示能量,那么面对挫折,我们会感觉到松弛和轻松很多。紧绷的炫终有猝不及防断掉的那一刻,我们更多时候要学会的就是弹性的管理情绪,有助于保持内心心理健康。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会有因无法完全自控和出现拖延的习惯,而剩下的那一个,也是经过不断地练习和付出努力,重复过无数多的错误后自得习成进入接近于完美自律的境界之人。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习惯而组成,这样总结也并不过分。就如,之前看过的国外某档节目的时候,一个熟悉的旋律一起,主持人提出请求,是否可以让评委席上原唱歌手献唱一段,盛情难却,歌手当即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音律,气息、歌词、张力一丝不差当年,主持人不禁夸赞,宝刀未老,歌手随即脱口而出回应“不会忘得掉的,练了5万次的歌……”,震惊四座。一个习惯的养成,可见其需要付出的意志力和需要付出的努力,相当惊人的。想要超越自我的惰性,没有捷径,就是多练,让习惯成自然,过程中你就会惊讶的发现,不良情绪已经不知所踪,剩下的是超越情绪的平静和安全感。改变习惯:就请先行动起来,让你的行动超越你的思考,把批判自己换为肯定自己,积极肯定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断练习,把它变成你的一部分。如果,在此过程中你有耐心,那么你就能进入到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排斥自己的那一面,也能看到焦虑的自己,也能够看的到想要抵达的目标,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加快乐,会有一个清晰的状态。从心态的把握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与小建议,希望帮助到你和并能够坚持。1、接纳自己。过度控制,也是不能接受自己的表现,因为不允许自己失败,害怕因无法控制导致挫败感,由此又产生出自我攻击,这会让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一棒子否定自己,无法积极的肯定自己,过于苛刻自己,陷入无法发挥自己能量的怪圈中。2、增强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对自己身上发生的那些不完美的事情做到真实的接纳,积极的肯定自我,看到自己的遇到的困惑中产生的愤怒,不加以批判,而是从中看到自我需求,通过努力戒掉不良习惯,让自己更加接近于目标,就算没有达到也不气馁,循循渐进的去努力,终会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状态。3、提高创造力,增强信心。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不能行动起来,这对身心毫无益处,因为内在的血液会流通不畅,我们的大脑也因为不能定时的输出,出现短路,面对未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回归当下,专注于眼前,努力让输出发挥最大的价值。而自信心,永远都是源动力,是你出发必备的行囊,是点缀那些看起来平凡其实并不平凡的努力。推荐书籍:池田千惠著《黄金一小时》祝你一切顺利~

整形项目移动入口:

美丽wiki移动入口:

整形医院移动入口:

美丽知识专栏移动入口:

美丽价格中心移动入口:

美丽热点词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