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存在感,怕被孤立,很感敏感怎么办?
我社恐很久了,社恐期间像被舍友孤立了一样,从那时候开始我变得越来越敏感,我真的被孤立怕了。其实舍友并没有多讨厌我,只是把我当空气而已,如果被当空气一次我就哭一次,那我应该哭1000次以上吧。我很敏感:看到妈妈什么东西都买给妹妹吃,我很生气。同时我想表达出来,但又怕表达这些会让人觉得我小鸡肚肠。被同学冷漠一下,我说什么话他们都无视我,好像我就不是个人一样,如果有多的人一起,那我一定是个局外人,哪怕我有参与说话,有时候我真的没存在感会通过气急败坏的方式(我现在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我自己这样可能是希望别人注意到我)。被指责,尤其是语气不好那种,我会很受伤,有时候我真想怼我回去,哪怕我错了,可我又害怕别人因此反应更大变得讨厌我之类的,别人聊天喜欢开玩笑,而我很多时候喜欢聊一些严肃的东西(我和很多人都不一样,我喜欢大量阅读,比较上进心)。我经常幻想离群索居或者起冲突,因为发生了一些小事。hou mi

3个回答

亲,你好啊!我先隔空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非常感谢你能来求助,为你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这样的觉察和认知而点赞。觉察就意味着改变的开始,因为一个人改变的前提是他先看到他是有问题的,而且他所面临的问题对他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他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社交恐惧是源于你内在的不自信所导致的。当一个人对自己缺乏自信时,他就会有意的回避一些对自己来说不是特别安全的情境或者人。当然他的这种回避和退缩是无意识的行为。在他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他往往会认为是周围的人孤立了他,疏远了他,而真相是因为他的不自信导致的无意识的逃避,退缩。就像你在描述中所说的,你并没有感受到周围人有多么的讨厌你,但是你感觉到他们孤立了你。当你已经意识到了你这种无意识的回避,退缩是因为你内在的不自信,那你就可以更进一步的去探索你的这种回避退缩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需要,比如你害怕自己不够好,而被他人拒绝,伤害,与其被他人拒绝还不如自己选择主动离开,避免被伤害。一个人怎么对自己,别人就怎么对你,别人怎么对你都是被你教会的。妈妈给妹妹买东西,同学冷漠你…这些都让你感觉到不舒服,但是你并没有勇气在他们面前表达自己的不舒服。其实这里你也需要觉察的就是,也许妈妈和同学并没有针对你,并没有以分别心来对你,但是因为你内在对自己的不自信,你可能会解读为他们是有意的针对你,也就是说你的不舒服还是来源于你的内在,你的不自信是你一切创伤的根源。同时你他人的行为让你感觉到不悦不舒服,你也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还是更源于你的不自信,因为你可能考虑到你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不会被他人所重视和理解,别人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很脆弱,很容易受伤而疏远你,你不能把自己脆弱的内心表现在别人的面前,你需要用假装的外在的强大来保护自己已受伤的脆弱的内心。因为你内在的不自信,你变得格外的敏感,容易被伤害,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带走,特别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于是会有意的隐藏和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以为这样会换来关系的和谐,避免自己被伤害,殊不知长长时间以来这是一种强大的内在自我消耗。他让你陷入了无力,无助,痛苦的恶性循环中。如何更好的走出现实的痛苦,遇见那个自信的自己呢?首先,就是要学会自我接纳,客观冷静全面的看待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擅长,同时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不跟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去较真,不用做一件事的成果来定义自己,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并不代表你这个人就不好,只能说明你在这个领域是不擅长的。其次,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你做不到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你不需要去取悦每一个人,你需要取悦的那个人永远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说你想做的,做你想说的。最后,多给自己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和热爱,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和充实,让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同时尽量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去深究,让自己成为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无可替代的那一个。一边怕一边做尝试从小事做起,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绪感受,在自己受到伤害时要温柔而坚定地说不,让他人明白你是有原则的,你是不可以被随便对待的。你想要他人如何对你,你得先学会如何对待自己。赏金截止时获赞6个
题主您好!与舍友在一起,与家人在一起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想表达自己的需求,却又害怕自己的反应让别人不高兴,如何在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找到存在感呢?不知道你多大了,什么时候开始社恐的,社恐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从结果推测原因,可能是某件已发生的事对你的伤害很大,在这件事中,你以为自己的言行是导致事件坏结果的主要原因。因而对自己曾经的言行非常自责,慢慢的就变得在生活中不太爱表现自己了。不表现自己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怕说错话,因而不说;不说,自己就不会有责任。怕做错事,因而不做,不做当然就不会有对与错。这些都是我们为了避免受伤而采取的回避行为。但人都是群集动物,需要与人交流、沟通,需要被人接纳和看见。所以,我们的内心是渴望引人注意,渴望被关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感到受到“冷遇”后会发脾气的原因。我们想通过愤怒地表现引起他人的关注。当我们用愤怒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处在情绪中的我们,很可能难于理智地,控制我们的语言和表情,这样,反而事与愿违,被人讨厌。经历了几次带情绪的表达后,我们就担心自己的表达别人不喜欢,而放弃表达。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呢?我的建议如下:第一,正确看待自己的“社恐”,变缺点为优点。我们担心说错话,我们就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其实,能说会道的人很多,而善于倾听的人较少。我们就做那个较少的倾听者吧。第二,以别人谈论的事件为中心。留心别人在谈论什么,可以上网搜索有关的话题,这样别人再次谈论时,我们就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第三,书写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聊的“严肃”的东西,以日记的方式写出来,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地方安放。他人的聊天内容,自己是怎么想的,也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第四,刻意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可以想象自己正参与一些事件之中,自己应该用什么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着镜子自我练习,逐渐增加自己的自信心。第五,大胆实践。相信除了自己非常在意自己的言行,其他大多数人是不在乎你的言行的。所以,可以大胆表现自己,不用太担心出错,把出错看做是成功的前奏曲。小孩子学走路也是摔了许多跤,才学会的。我们每个人不都学会走路了吗。第六,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对妈妈说,“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妹妹的东西我也尝一点,好吗?”我想,妈妈是会满足你的愿望的。希望能帮到你。祝自信、勇敢!赏金截止时获赞6个
亲爱的题主好!抱抱你!?我是轻舍,感恩遇见,从题主的留言里,感受到题主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为题主点赞!?先来梳理分析一下题主描述的困惑:感觉您面对的困惑和我曾面对的困惑有点相似。就是感觉不愿意去争吵,去攻击。好像和人吵一下自己也会很难受。导致了一定的社交恐慌。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感觉被照顾的比较多。特别在舍友相处当中依然渴望被照顾。包括我们的情绪被照顾,包括我们的感受被看到。这些都是被照顾者的角色所感知的。?这是一段走向独立的过程。脱离家庭之后会面临一种不适应感。这种不是应该就是角色转变。我们以前都是自己的情绪,父母都能看在眼里积极关注。嗯,现在社交活动中大家都是一样的,并不是我们父母。有的时候对朋友的要求反而变成了是一种对父母爱的索取。在这个阶段可以放弃幻想了,照顾好自己。?大胆耍泼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能用这个词形容的不恰当。但是我是想说自己有情绪就爆发出来,难受的是别人对吧?当然不提倡,什么事都是去恶心别人。就是当别人恶心到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恶心别人。这是需要经历的过程。没有人说一出生就开始就不恶心别人,这太难了。❤️以上,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相信能有题主这样的朋友是件幸福之事,祝福题主健康幸福快乐!我是轻舍,世界和我爱着你!赏金截止时获赞5个

整形项目移动入口:

美丽wiki移动入口:

整形医院移动入口:

美丽知识专栏移动入口:

美丽价格中心移动入口:

美丽热点词移动入口: